详细内容

天津工业设计前的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我们在做“产品工业设计”前的、对有一定目的性设计意向的头脑风暴。对与北京工业设计公司而言,设计师在做设计前的发散思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这个话题可不是很LOW,一件好的工业设计作品,是经过思维的反复推敲、那么来讨论讨论如何进行工业设计前的“头脑风暴”

1,确定问题的关键词

头脑风暴的开始可不能是“想拉大家一起聊聊这个产品”这么简单,而是一开始就要定义一个明确的问题,一个头脑风暴讨论和解决一个问题。比如不能说“想让大家头脑风暴一下电梯怎么优化”,而是要说“想让大家头脑风暴一下怎么解决高楼电梯中午太拥堵,要等太久的问题“。如果对电梯的想法不止一个,下次再讨论也可以。但是如果连电梯要解决哪些问题都不知道,那么就应该先整理一下现在使用电梯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再提出头脑风暴。

当定义出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给出头脑风暴的核心关键词。假设要“解决高楼电梯中午太堵”,可能会冒出很多顾虑,比如不能成本太贵,乘客好接受,要减少占用面积,要有趣,要有科技感,不能破坏场所的品味气质等等,这么多顾虑不可能全部抛出给参与者。所以一开始就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筛选,PASS掉大部分的顾虑,定两到三个核心的关键词。

另外讨论关键词的时候切记不要去讲解决方案,关键词的背后代表的是期望,头脑风暴还没开始前要先听听对方的期望是什么。

工业设计前的“发散思维”有必要吗?

2,尽量找不同的角色来参与

假定的脑爆主题是:解决高楼电梯中午太堵等太久的问题

给出的三个关键词是:成本低,乘客容易接受,品位高

那有可能首先想出来的方案就是“装几面镜子”,可是作为一个北京工业设计公司交互设计师不可能仅仅想到这一点?万一有更好的想法怎么办?这是解吗?所以必须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拉一些背景差异比较大的人,因为如果大家都差不多可能想法就被限制了,提来提去总是装几面镜子。但是一定也有差异太大提的想法不靠谱怎么办?这也没有关系,因为头脑风暴的节奏是先发散后收敛,所以前期的目标是收集的想法越多越好,期间不要太考虑实现顾虑(当然也不能太离谱,提出用叮当猫的任意门这样的想法是应该被谴责的)。头脑风暴的发起者是整个过程的分析者,不要太在意大家怎么说只要心中有概念就可以了,而且有的时候听到的”离谱“想法说不定会激发你自己的一些灵感。

3,不批评不点评

这个是头脑风暴需要注意的,也是容易失控的地方。一旦有批评,提出想法的人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甚至觉得自身的想法太离谱。而一旦有表扬,本来其他没什么感觉的人都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好。

所以头脑风暴重要的就是让大家无负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都不要说话,免得互相影响。做头脑风暴的时候把三个关键词写在白板上,然后让参与的人把想法写在小便签上贴在关键词后面(每个想法对应一个关键词),互相都不说话。这个发散的过程是需要控制的,比如让一个人一开始只想其中一个关键词,如果15分钟后实在想不出来了,就去想下一个。当3个关键词全部都想的差不多了,再互相看看大家的答案,然后看看自己还有什么补充的(这期间保持安静)。

4,维度分析

通过上面的过程,应该收集了贴满墙的点子了/怎么去决定用采纳哪个方案呢?这个时候就要对头脑风暴的点子进行评估了,和做这个项目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是和领导一起。每个关键词画一个象限表,纵轴叫做解决效果,横轴叫做实现成本,把这个关键词下面的点子往这个象限上贴。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点评和讨论每个点子了,会发现有的点子很不错,很解决问题,但就是实现成本太高了(注意这里的实现成本不仅仅是指开发成本),有的点子很简单就可以做但是却没个什么用,所有头脑风暴的结果很直观的被排列在小黑板上。作为设计师,要找到的就是那些解决效果好,实现成本又不高的idea去指导设计。不过发现一个点子不知道怎么分类怎么办,比如在电梯口展示”时尚产品的体验柜台“ 实现成本不高,但是格调还挺高的,应该归到那个关键词下面呢?当一个idea同时都满足所有关键词,且效果也不错实现成本低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的解决方案。

5,留作记录

头脑风暴的过程一定要记录下来,是邮件全组或者让领导后参与进来,把头脑风暴记录下来很有用,尤其后分析环节对当下不太适合的点子,可能会对其他角色比如产品或运营人有启发,又或者技术突破的时候不好的点子就变成了一个好点子,所以收集到的这些头脑风暴要记录好。

在线咨询 一键拨号13807495700